無著法師的( 西元 2003年)專書《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出版之後,陸續已經有將近十種語言的譯本,本書的中文譯本由香光尼眾僧團出版。這個部落格的宗旨為提供此書讀者與翻譯者的溝通平台,用來改進譯文,以作為再版的訂正參考。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巴利《念處經》經文翻譯之一(《中部10經》)

pict 3

我這樣聽聞。
曾有一時,世尊住在拘樓國拘樓人的一個城鎮。這城鎮名為劍磨瑟曇。在那裡,他稱喚眾比丘們說:「比丘們啊!」「尊者啊!」比丘們回應。
世尊宣說這〔部經〕:

直接之道

「比丘們啊!這是直接之道─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憂傷和悲歎的
超越;為了苦和不滿的滅除;為了正理的成就;為了涅槃的證悟─
就是,四念住。」

定義

「哪四種〔念住〕呢?比丘們啊!在此〔修法中〕,
於身,比丘安住於隨觀身,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諸受,他安住於隨觀諸受,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心,他安住於隨觀心,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諸法,他安住於隨觀諸法,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呼吸

「而且,比丘們啊!於身,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身?」
「在此〔修法中〕,〔比丘〕到森林;或到樹下;或到空屋,之後,他坐下。已盤腿後,他端正身體,並且使念安立在前,對吸氣保持覺知;對吐氣保持覺知。」
「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吐氣長時,他知道:『我吐氣長。』
吸氣短時,他知道:『我吸氣短』;吐氣短時,他知道:『我吐氣短。』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體驗全身』;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體驗全身。』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使身行安靜』;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使身行安靜。』」
「如同熟練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一個長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長轉』;或當他做一個短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短轉。』
同樣地,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姿勢

「再者,比丘們啊!
當走著時,他知道:『我正走著。』
當站著時,他知道:『我正站著。』
當坐著時,他知道:『我正坐著。』
當躺著時,他知道:『我正躺著。』
或者,無論他的身體擺成何種姿勢,他都相應地知道。」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動作

「再者,比丘們啊!
當向前行及返回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向前看及向旁看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彎曲及伸直他的肢體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穿袈裟、持外衣及持缽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吃、喝、咀嚼及嚐味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大便、小便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走著、站著、坐著、入睡、醒來、說話、沉默時,他以正知而行。」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身分

「再者,比丘們啊!他檢視這同一具身體,從腳底往上、從頭髮往下,都被皮膚所覆蓋,充滿著種種的不淨。〔他檢視〕如下:
『這身體內,有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橫隔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和尿液。』」
「就像一個兩端有開口的袋子,例如:山米、紅米、豆子、豌豆、小米和白米。
一個有好眼力的人如果打開袋子,而且檢視它。〔他檢視〕如下:『這是山米;這是紅米。這些是豆子;這些是豌豆。這是小米;這是白米。』
同樣地,他也檢視這同一具身體……(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而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諸界


「再者,比丘們啊!他檢視這同一具身體,不論身體如何被放置,如何被擺置,他都視為由諸界所組成。〔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就像熟練的屠夫或他的學徒,在他宰殺了一頭牛之後,並且,他坐在十字路口,與那頭牛被剁成一塊塊的〔肉〕在一起。
同樣地,他也檢視這同一具身體……(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腐屍

「再者,比丘們啊!就像他會去觀看棄置在停屍處的屍體─已經死
去一日、二日或三日,膨脹、青灰色、流出液體;……遭烏鴉、老鷹、禿鷹、狗、豺或各種蛆蟲所食;……一具帶有血和肉、肌腱相連的骸骨;……殘留血跡、肌肉銷盡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毫無血跡和肌肉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到處散落著斷開的枯骨;……骨頭變白,像海螺殼的顏色;……過了一年多,枯骨堆積起來;……骨頭腐蝕且粉碎為塵土。
他將〔自己〕這同一具身體,與〔所見的死屍〕比較:這身體也具有同樣的特性,它將會像〔上述〕那樣,它是無法免除那樣的命運的。」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在真正的經文中,腐壞中屍體的每一個別的階段之後,都接續一個「重誦」的完整版;這點為了方便起見,本書在此及圖1-1,都已省略。)

諸受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受,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諸受?」
「在此〔修法中〕,
當感覺到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樂受』;
當感覺到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苦受』;
當感覺到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受,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受;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受;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受。
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受』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諸受。」

「再者,比丘們啊!於心,他如何安住於隨觀心?」
「在此〔修法中〕,
他知道:有貪的心是『貪的』;無貪的心是『無貪的』。
他知道:有瞋的心是『瞋的』;無瞋的心是『無瞋的』。他知道:有痴的心是『痴的』;無痴的心是『無痴的』。
他知道:蜷縮的心是『蜷縮的』;散亂的心是『散亂的』。
他知道:廣大的心是『廣大的』;狹小的心是『狹小的』。
他知道:可被超越的心是『可被超越的』;無可被超越的心是『無可被超越的』。
他知道:有定的心是『定的』;無定的心是『無定的』。
他知道:解脫的心是『已解脫的』;未解脫的心是『未解脫的』。」

重誦

「以此方式,於心,他於內安住於隨觀心;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心;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心。
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心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心』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心。」

諸蓋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於諸法,他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如果感官的慾望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感官的慾望』;如果感官的慾望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感官的慾望。』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感官慾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慾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感官慾望在未來生起。」
「如果瞋怒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瞋怒』;如果瞋怒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瞋怒。』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瞋怒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瞋怒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瞋怒在未來生起。」
「如果昏沉和嗜睡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昏沉和嗜睡』;如果昏沉和嗜睡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昏沉和嗜睡。』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昏沉和嗜睡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昏沉和嗜睡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昏沉和嗜睡在未來生起。」
「如果掉舉和憂悔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掉舉和憂悔』;如果掉舉和憂悔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掉舉和憂悔。』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掉舉和憂悔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掉舉和憂悔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掉舉和憂悔在未來生起。」
「如果疑惑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疑惑』;如果疑惑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疑惑。』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疑惑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疑惑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疑惑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蘊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他知道:
『色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受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想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諸行是這樣;它們的生起是這樣;它們的滅去是這樣。
識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入處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他知道:眼;他知道:諸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耳;他知道:諸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鼻;他知道:諸香;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舌;他知道:諸味;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身;他知道:諸觸;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意;他知道:種種意的對象;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覺支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
如果念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念覺支』;如果念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念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擇法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擇法覺支』;如果擇法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擇法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擇法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擇法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精進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精進覺支』;如果精進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精進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精進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精進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喜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喜覺支』;如果喜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喜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喜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喜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輕安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輕安覺支』;如果輕安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輕安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輕安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輕安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定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定覺支』;如果定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定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定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定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捨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捨覺支』;如果捨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捨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捨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捨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聖諦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生起。』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息滅。』
他如實知道:『這是導致苦滅的道路。』」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預告


「比丘們啊!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年,他可期待兩種果位之一:或者,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
何況更不用說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
年……一年……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天,他可期待兩種果位之一:或者,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

因此,所宣說的正是關於這一點:

直接之道

「比丘們啊!這是直接之道─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憂傷和悲歎的
超越;為了苦和不滿的滅除;為了正理的成就;為了涅槃的證悟─
就是,四念住。」
這是世尊所宣說的。
比丘們對於世尊所言,滿意且歡喜。

==================

關於《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 Sutta ﹞的翻譯,筆者大部分採用在 Ñāṇamoli (1995):pp. 145-55 所提供的翻譯。不過,有幾處經文,基於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理解,筆者冒然引入自己的翻譯。為了方便參考此經的特定段落,在每個段落前加入簡短的標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