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處經》經文中譯:[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於拘樓國拘樓人的劍磨瑟曇小鎮。他如此向眾比丘教導:「諸比丘。」諸比丘回答:「是的,尊者。」
佛開始教導:
(直接之道)
「諸比丘,有一乘道可以清淨眾生、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法、親證涅槃,即是四念處。
(定義)
「何者為四念處?諸比丘,於此,比丘於身住於隨觀身,精勤、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煩憂。比丘於諸受住於隨觀受,精勤、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煩憂。比丘於心住於隨觀心,精勤、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煩憂。比丘於諸法住於隨觀法,精勤、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煩憂。
(觀出入息)
「諸比丘,何者為於身住於隨觀身?此處,或入森林中,或樹下坐,或到無人處,雙趺跏坐,端身正直,繫念在前,息入知息入,息出知息出。
「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身行平靜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身行平靜而出息』。
「如同一位熟巧的轉輪師傅或他的學徒,讓輪子轉一大圈時,知道『我讓輪子轉一大圈』;讓輪子轉一小圈時,知道『我讓輪子轉一小圈』。如此,對出入息也是相同;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身行平靜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身行平靜而出息』。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觀姿態)
「再者,諸比丘,行走時,則知『我在行走』,站立時,則知『我在站立』,坐時,則知『我在坐』,躺下時,則知『我為躺下』,或者,不管身體的姿態為何修習者都知道。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觀行動)
「再者,諸比丘,當外出和返回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正視前方和看其他方向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伸和屈自己的肢體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披衣和持衣缽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飲食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大小便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當行、住、坐、臥、睡眠、醒寤、說話、沉默時,他正知自己的行動。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觀身分)
「再者,諸比丘,他觀見此身從頭頂至腳底充滿種種不淨,所謂『此身中有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肌腱、骨頭、骨髓、腎、心、肝、橫隔膜、脾、肺、腸、腸膜、胃含物、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油、尿液』。
正如同有一個兩頭都有開口的袋子,裡面裝滿各種穀粒,例如,山米、紅米、豆、豌豆、小米與白米。一個視力正常的人打開袋子如此檢視:『這是山米,這是紅米,這是豆,這是豌豆,這是小米,這是白米。』如此,對身體的檢視也是相同;(重覆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觀四大)
「再者,諸比丘,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修習者如是觀察此身為四大所構成,為『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正如同一個屠夫或他的學徒在十字街頭宰割一頭牛切成碎塊。如此,對身體的檢視也是相同;(重覆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觀腐屍)
「再者,諸比丘,如同修習者在墳場見到一具拋棄於旁的屍體,已死去一日、二日或三日,膨脹、青灰色、流出液體,…遭烏鴉、老鷹、禿鷹、狗、犲或各種蛆蟲所食,…一具帶有殘留血、肉,肌腱相連的骨骸,…殘留血跡、肌肉銷盡、肌腱相連的枯骨,…到處散落的骨骸,…骨頭成黯淡的白色,像海螺殼的顏色,…過了一年多,枯骨堆積起來,…骨頭腐蝕,粉碎成塵埃,--見已自比:『我此身體也是具有同樣的特質,也將經過如此的過程,終究無法避免如此的結局』。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身,他住於隨觀內身,或住於隨觀外身,或住於隨觀內、外身。或者,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身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身』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身住於隨觀身。
(受)
「諸比丘,何者為於受住於隨觀受?
體驗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樂受』;體驗苦受時,他了知:『我體驗苦受』;體驗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不苦不樂受』。
體驗世俗的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世俗的樂受』。體驗非世俗的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非世俗的樂受』。體驗世俗的苦受時,他了知:『我體驗世俗的苦受』。體驗非世俗的苦受時,他了知:『我體驗非世俗的苦受』。體驗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世俗的不苦不樂受』。體驗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體驗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受,他住於隨觀內受,或住於隨觀外受,或住於隨觀內、外受。或者,他住於隨觀受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受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受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受』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受住於隨觀受。
(心)
「諸比丘,何者為於心住於隨觀心?
他知道有貪的心是『有貪的』,無貪的心是『無貪的』;他知道有瞋的心是『有瞋的』,無瞋的心是『無瞋的』;他知道有癡的心是『有癡的』,無癡的心是『無癡的』;他知道收縮的心是『收縮的』,散亂的心是『散亂的』;他知道廣大的心是『廣大的』,狹小的心是『狹小的』;他知道可勝的心是『可勝的』,不可勝的心是『不可勝的』;他知道有定的心是『有定的』,無定的心是『無定的』;他知道解脫的心是『解脫的』,未解脫的心是『未解脫的』。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心,他住於隨觀內心,或住於隨觀外心,或住於隨觀內、外心。或者,他住於隨觀心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心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心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心』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於心住於隨觀心。
(觀五蓋)
「諸比丘,何者為於法住於隨觀法?此處,他住於以五蓋隨觀法。而他如何住於以五蓋隨觀法呢?
如果心中生起欲貪時,他了知:『我有欲貪』;如果心中未生起欲貪時,他了知:『我無欲貪』;而且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貪能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欲貪如何止息,如何防患已止息的欲貪於未來生起。如果心中生起瞋怒時,他了知……,如果心中生起昏沉和嗜睡時,他了知……,如果心中生起掉舉和憂悔時,他了知……,如果心中生起疑時,他了知:『我有疑』;如果心中未生起疑時,他了知:『我無疑』;而且他了知:未生起的疑能如何生起;而且他了知已生起的疑如何止息,和如何防患已止息的疑於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法,他住於隨觀內法,或住於隨觀外法,或住於隨觀內、外法。或者,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法』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以五蓋於法住於隨觀法。
(觀五蘊)
「再者,諸比丘,他住於以五蘊的繫著隨觀法。而他如何住於以五蘊的繫著隨觀法呢?
此處,他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壞滅。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壞滅。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壞滅。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壞滅。此是識,此是識之生起,此是識之壞滅。
此即是他如何住於以五蘊的繫著隨觀法。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法,他住於隨觀內法,或住於隨觀外法,或住於隨觀內、外法。或者,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法』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以五蘊於法住於隨觀法。
(觀六入處)「再者,諸比丘,他住於以內、外入處隨觀法。而他如何住於以內、外入處隨觀法呢?
此處他了知眼,了知色,了知依眼、色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他了知耳,了知聲,了知依耳、聲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他了知鼻,了知香,了知依鼻、香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他了知舌,了知味,了知依舌、味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他了知身,了知觸,了知依身、觸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他了知意,了知法,了知依意、法而生起的繫縛,亦了知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如何除去已生起的繫縛,以及如何避免已消除的繫縛未來再度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法,他住於隨觀內法,或住於隨觀外法,或住於隨觀內、外法。或者,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法』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以內、外六入處於法住於隨觀法。
(觀七覺支)
「再者,諸比丘,他住於以七覺支隨觀法。而他如何住於以七覺支隨觀法呢?
如果念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念覺支』;如果念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念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念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念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擇法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擇法覺支』;如果擇法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擇法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擇法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擇法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精進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精進覺支』;如果精進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精進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精進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精進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喜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喜覺支』;如果喜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喜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喜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喜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輕安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輕安覺支』;如果輕安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輕安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輕安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輕安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定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定覺支』;如果定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定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定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定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如果捨覺支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有捨覺支』;如果捨覺支沒有出現在他身上,他知道:『我本身沒有捨覺支』;他知道未生起的捨覺支可以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捨覺支可以如何修習而圓滿。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法,他住於隨觀內法,或住於隨觀外法,或住於隨觀內、外法。或者,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法』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以七覺支於法住於隨觀法。
(觀四聖諦)
「再者,諸比丘,他住於以四聖諦隨觀法。而他如何住於以四聖諦隨觀法呢?
此處,他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他如實知,『此是苦集』如實知。
他如實知,『此是苦滅』如實知。他如實知,『此是苦滅道』如實知。
(重誦)
「以此方式,關於法,他住於隨觀內法,或住於隨觀外法,或住於隨觀內、外法。或者,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消逝現象的本質,或住於隨觀法中生起、消逝現象的本質。或者,他住念於『此是法』而達到單純的覺知與持續的念。他無所倚賴而住,不繫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
此為關於比丘如何以四聖諦於法住於隨觀法。
(預告)
「諸比丘!若有任何人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年,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有絲毫餘執未盡,則得不還果。且置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半月…若有任何人依此修習四念處七天,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證得究竟智;若有絲毫餘執未盡,則得不還果。以此緣故,所以說:
(直捷之道)
「諸比丘,有一乘道可以清淨眾生、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法、親證涅槃,即是四念處。」
如是為世尊所說,諸比丘聞法歡喜踴躍。
[1] 此翻譯的大部分譯文,是我引自Ñāṇamoli 1995: pp. 145-155 的翻譯。不過,有一些例子,我基於在研究過程中對此經的了解,我嘗試以自己的翻譯來詮釋。為了讓有些段落更容易引述,我在每個段落加上一個小標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