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法師的( 西元 2003年)專書《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出版之後,陸續已經有將近十種語言的譯本,本書的中文譯本由香光尼眾僧團出版。這個部落格的宗旨為提供此書讀者與翻譯者的溝通平台,用來改進譯文,以作為再版的訂正參考。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中文版譯序---自鼐法師,香光尼僧團

image_thumb9

〈中文版譯序〉

傳承與新解:修持念住的理論與實踐

《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 Sutta),被公認是佛教禪修的根本經典,在南傳佛教界被廣為流傳。這可能是因為在此經中,佛陀明確指出「念住是通往涅槃的直接之道 」,並完整解說修習四念住的次第。然而,要明白《念住經 》所蘊含的禪修精髓,需要透過實際的修習經驗。近代念住實修的闡揚者,是二十世紀初緬甸的明貢禪師(Mingun Sayadaw,18681955)。明貢禪師根據《念住經 》內容及注解,徹底地修習,透過親身經驗發展出修習念住的細節和方法,善巧地教導他人,開啟念住禪在緬甸盛行的先鋒。之後,隨著西方人士追求東方文化的熱潮,念住禪因而被推廣到歐美各國,於是學習念住蔚然成風。

近三十年來,佛教的念住禪,被西方知識份子運用在醫療、教育、諮商等實用層面,進而發展出與身心健康有關的正念應用學。將正念應用在當代生活,以提昇個人的生活品質,確實值得鼓勵。但是,在倡導念住的應用與普及化之下,卻隱含著去脈絡化的事實。「佛陀對念住教導的原貌是什麼?」「念住修習的目的、要點、效果為何?」此外,「佛教的禪修傳統,又是如何解釋念住的修習?」對想瞭解念住的人而言,有一本全面且深入地探討佛陀教導念住的著作,就顯得更為重要。

本書作者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以其博士學位論文為藍本,進一步有系統地論述念住修習,而完成 Satipaṭṭhāna: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一書。本書的英文原著自出版以來佳評不斷,被列為暢銷書,也被評為當代探討念住的重要著作。

筆者將以中文第一讀者的立場,介紹本書的特色與讀者分享;同時,也以譯者的身份,說明此書在翻譯上的考量。

本書的特色,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有次第地解析《念住經 》中的修習體系

《念住經 》的經文蘊含著禪修歷程的幽微涵義,在解讀時需要透過實際的修持經驗,辨識其中字詞的意義,並且必須熟悉修習的進程,以清楚說明經文段落的理則。作者將全部的經文內容區分為四個層面:「定義 」、「四念住的十三個隨觀 」、「重誦 」及「預告 」。依這四個層面將經文架構成一個修習的進程:從觀呼吸入手,經由持續修習後進入進階的「重誦 」,再依身、受、心、法循序漸進,直到極致的「預告(證果 )」。於是,整本經典的內容就成為發展「念 」(sati)的系統,並且證明了「念住 」是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至於如何進入進階的念住修習,第五章「重誦 」有精闢的見解,作者指出:關鍵在於修習者能夠觀察現象的生起和滅去的性質。但是,這看似依序發展的修習次第,在實際修習上並非如此。在第十五章作者強調:十三個隨觀的修法,隨著修習者定力已增強,則可以隨時運用在每個當下的身心現象( 如 圖15-2)。因此,作者巧妙地將念住的理論與實修緊密地相連結。

二、從佛教的歷史及哲學脈絡,建構修習念住的原則。

作者將經文「定義 」中的「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視為修習的原則。因此,一方面,作者從第二至第四章用了三章的篇幅,旁徵博引巴利經文以詳盡解釋這些原則。另一方面,作者將這些念住的修習原則,放在佛世的歷史脈絡下來檢視,與佛世其他的修行傳統作比較,藉此重建初期佛教時期,佛陀及其弟子們中道而平衡的修習樣貌。這彰顯了初期佛教修習念住的核心要點,及修習者所需具備的平衡、不執取的態度。

三、全書將討論念住的主旨,都匯歸到證悟無常、無我。

第六章到第十三章的內容,含括了十三個隨觀的方法。作者深入地探討修習每個隨觀的要點;以及這不同的隨觀,如何能從個別的修習進入實際地觀察這個身心的現象,明瞭這些現象是不斷在變化、生起和滅去。不論從哪一個隨觀入手,都徹底照見個人身心的真實相貌,事實上是無常、苦、無我。這樣的照見,能引導修習者對抗個人長期習氣的慣性反應認為個人的身心具有實體,以及由於這樣的「我執 」而產生的繫縛。因此,每一個隨觀都能通往解脫!

本書的精彩處,在於作者結合自身的禪修經驗及豐富的佛教學養,例如:對於「受 」與煩惱的關聯,具有精闢讀到的見解。其次,作者從隨觀修習的角度探討佛教的根本教義,例如:如何隨觀五蘊以致體驗無我;六入處與認知過程、隨眠的關係。此外,作者廣泛收集相關的二手文獻,並且將禪修傳統的各家見解如實呈現或加以討論,這對學術研究者將會有所啟發。基於上述這樣的論述過程,許多耳熟能詳的佛法概念,如:五蓋、五蘊、無我、緣起等,在此書中都能找到值得參考的見解和新意。但是,由於作者對後期的注釋和阿毗達磨保持保留的立場,也留下一些未來可再釐清和探討的課題。

將這樣一部深度論述禪修的著作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對翻譯者而言是一種挑戰。此書的內容涵蓋層面甚廣,作者在正文以相當精練的方式論述;而相關的論證或解說,則以大量的注腳來支持己論。為了忠於原著,又要讓華語讀者能夠讀得下去,本書在翻譯的原則、譯詞的選用上,以現代一般讀者能夠瞭解為原則。在語法上,基於作者論述邏輯相當嚴謹,譯者儘量以原著的語法來表達,以呈現原論述的理路。在選用佛教專有詞彙方面,譯者多半參照巴利文的字意,斟酌英文現代語意,有時加入漢譯的譯詞,以便讓初學或進階的讀者易於瞭解。例如:第三章的標題 sati,英文是 mindfulness,中譯是「念 」。但是,當英文是 mindful,對應巴利字是 satimā,依循漢譯則譯作「具念的 」。

中譯本能夠順利完成,感謝諸多因緣的成就:本書初譯各章由蘇錦坤( 第1261315章 )、釋自鼐(第39章 )、溫宗堃(第478章 )、方怡蓉(第51011章 )、王瑞鄉(第12章 )、陳布燦(第14章 )共同完成。後續的譯文統整,由恆定法師、自鼐擔任。文編:陳麗舟、陳國瑩、王婷。翻譯建議:自拙法師、易之新、雷叔雲、姚麗香。校閱:見愷法師、見耑法師、黃銀滿、蔡淑英、胡曉真、鄭麗香、張崇怡等。協助出版:自衍法師、自正法師、見晉法師。更感謝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法師的指導及所有法師的支持,紫竹林精舍常住法師、志工的護持。最後感謝所有曾經協助的僧俗二眾,無法一一詳述,在此一併致謝!本書譯文尚有待改善之處,所有翻譯失誤,由編輯組承擔。歡迎對譯文提出指正,相關建議請寄到:

publisher@gaya.org.tw

以作為修訂參考。

電子書版權說明

 

電子書版權說明

Copyright Notice:

Digital copies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work “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may be made and distributed provided no change is made and no alteration is made to the content.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ed in any other form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single copy for private study, requires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Luminary Publishing Association. For private studying purpose quoting or copying partial content of this book requires indicating the original resource by noting the name of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title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book such as: "Bhikkhu Anālayo , Xianguan Translation Group tran., Nian-Zhu: Tong Wang Nie Pan Di Zhu Jin Zhu Dou

(Chia-Yi, Luminary Publishing Association, 2013), accessed (Month date, year)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All inquiries to:

publisher@gaya.org.tw

電子書版權聲明: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電子版提供免費下載,下載網址: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為私人研究用途,可以複製本書;但任何型式(如紙本或電子檔)的再製與流通,則需獲得香光書鄉出版社的書面同意。若因私人研究用途而引用或轉載本書部分內容,敬請勿更動或增刪內容任何字句,並請註明出處:「摘自: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嘉義:香光書鄉,2013年),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

徵詢本書相關事宜,請寫信到:

publisher@gaya.org.tw

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Copyright@2003 by Bhikkhu Anālayo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2012 by Luminary Publishing Association, An-Huey Educational Affair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8-957-8397-47-7 ( 平裝)

本書由無著比丘授權翻譯,著作權所有,請予尊重。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PDF電子書

 

pict 158

諸位法師及老師們:

頌吉祥 !

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PDF電子書已經全文上網了,歡迎下載閱覽。

請連結下列網址就可以看到下載點: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ati_index.htm

再次深深感謝各位為此書付出的心血,願在菩提道上,以法共勉,以法利益世間。

香光書鄉出版社

住址:60444台灣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05-2541267 傳真:05-2542977

網址:http://www.gaya.org.tw/

FB :https://www.facebook.com/xianguan.fans

https://www.facebook.com/#!/xiang.guang

電郵:publisher@gaya.org.tw

摘要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釋自鼐、釋恆定、蘇錦坤、溫宗堃、陳布燦、王瑞鄉 譯

本書作者無著法師結合了在斯里蘭卡裴拉甸尼亞(Peradeniya)大學的博士研究,以及身為禪修僧親身實修的成果,試圖在初期佛教經典和哲學的脈絡下,依據《念住經》所解釋的念住修習,詳細探索「念住」的義涵及實修方法。

對於任何一位殷切地想踏尋並追隨佛陀解脫道的人而言,「念住」及其正確的修習方法是何等核心的議題!有鑑於此,作者特別以四部《尼柯耶》的主要經典和第五《尼柯耶》中較早期的經典為主要文獻來源,來考察佛陀對於「念住」的最初教導。

本書第一章探討「念住」(satipaṭṭhāna)整體。接下來三章探討「念」(sati)的涵義和「定」的角色。第五章討論《念住經》介紹每一種禪修法後,重複出現的通用教導──「重誦」。從第六章起,依序詳細的檢視身、受、心、法的隨觀,這是念住「直接之道」實際修習最重要的內容。而關於法隨觀,自第九章起,逐章解說諸蓋、五蘊、六入處、七覺支及四聖諦等禪觀法。接著討論證悟、涅槃的涵義。最終突顯出「念住」的關鍵及重要性。

作者期望書中的建議和省思,不但能為念住的修習開拓新視野,也鼓舞讀者進入念住的實修,追隨佛陀示導的解脫之道。

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綜述「直接之道」的整體層面

第二章 《念住經》中「定義」的段落

第三章 念(SATI)

第四章 定的相關性

第五章 念住的「重誦」

第六章 身

第七章 諸受

第八章 心

第九章 諸法─諸蓋

第十章 諸法—五蘊

第十一章 諸法—六入處

第十二章 諸法—七覺支

第十三章 諸法—四聖諦

第十四章 證悟

第十五章 結論

作者簡介

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
1962年生於德國
1995年於錫蘭剃度出家,
2000年於錫蘭裴拉甸尼亞(Peradeniya)大學,以研究「念住」完成博士學位。
任職德國漢堡大學副教授,臺灣法鼓佛教學院研究員,斯里蘭卡國際佛教學院教授,並參與《佛教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 PTS)多所貢獻。

重要著作: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jhima-nikāya,(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 2011.
The Genesis of the Bodhisattva Ideal,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10.
From Grasping to Emptiness, Excursions into the Thought-world of the Pali Discourses (2),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0.
From Craving to Liberation, Excursions into the Thought-world of the Pali Discourses (1),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9.

Publications by Bhikkhu Anālayo

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publications.htm

推薦短文

本書對禪修根本佛典─《念住經》詳盡的文獻研究,有助於填補學術界在初期佛教方面一個長期存在的明顯鴻溝。無著法師煞費苦心、嚴密詳盡地整理巴利三藏中的經典、現代學術論著和當今禪師們的教學,使原本如此簡潔的《念住經》,變得饒富深義,明明朗朗地呈現在當代佛法學子的眼前。

作者的分析,結合了學術研究者不涉入的客觀性,以及修習者參與式的關切;對後者而言,禪修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是一門研究課題。因而,對初期佛教學者,和認真的禪修者來說,本書顯然深具價值。

當代西方巴利經藏權威,佛教環球賑濟創辦人──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本書以《念住經》作為核心的文獻研究,在通往證悟的修行途徑上,有更明確的、直接的方向。誠如作者所說──期望為修習念住開拓新的視野。這是一本深具禪修指導的書,是禪修者要詳讀的教科書。

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釋悟因


無著法師對於佛陀有關「念住」教說,提出了徹底且全面性的研究。本書值得被大力推薦,不僅是緣於作者檢視了初期佛典中的禪修教導,及相關的巴利注解書的傳統解釋;也因為當代佛教學者及禪師們的觀察和詮釋,都被囊括其中。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印度宗教的資深講師──魯柏.葛汀(Rupert Gethin)

流通方式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一、紙本書:請向「
台灣學生書局」訂購。 Tel: (02)2392-8185
二、
電子書:此書電子檔,已全文刊載於香光資訊網,供眾免費下載閱讀。


[香光資訊網] [香光書鄉] [法悅叢書]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第八章譯註

2013-01-31 12.11.14

[3] 此處意指《中阿含98經》:「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穢污,無穢污」(CBETA, T01, no. 26, p. 584, a5-8)。《增壹阿含12.1經》:「有愛念心,便自覺知有愛念心;無愛念心,便自覺知無愛念心。有受入心,便自覺知有受入心;無受入心,便自覺知無受入心。」(CBETA, T02, no. 125, p. 568, c26-29)。

[19] 收縮心(saṅkhitta)和散亂心(vikkhitta),相關的漢譯為:《中阿含98經》「有合,有散」(CBETA, T01, no. 26, p. 584, a8)與《增壹阿含12.1經》「有亂心,便自覺知有亂心;無亂心,便自覺知無亂心。有散落心,亦自覺知有散落心;無散落心,便自覺知無散落心。」(CBETA, T02, no. 125, p. 568, c29-p. 569, a3)。

[37] 此段敘述「凡是因緣所生的法都是無常的,而終歸壞滅」,相當的漢譯是《雜阿含972經》「所有集法皆是滅法,此是真諦,非為虛妄。」(CBETA, T02, no. 99, p. 251, b8-9) 《別譯雜阿含206經》「一切苦集是生滅法,如斯之言,真實不虛」(CBETA, T02, no. 100, p. 450, c19-20) 《增壹阿含52.1經》「觀有習之法皆是盡法」(CBETA, T02, no. 125, p. 822, c12)。

第十五章譯註

2013-01-31 12.37.07

[1] M I 82 (《中部尼柯耶, 12經》)。相當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612經》「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1, c13-17)

[2] M III 221(《中部尼柯耶, 137經》)。此經的對應漢譯經文為《中阿含 163經》「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此何因說?若如來為弟子說法,...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是謂第一意止。...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是謂第二意止。...或有弟子而不恭敬...是謂第三意止。」(CBETA, T01, no. 26, p. 693, c23-p. 694, a21) 雖然在多部《中阿含》經典譯為「念處」,例如《中阿含98經》「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CBETA, T01, no. 26, p. 582, b9-11),經題也是《念處經》。在此,《中阿含 163經》譯為「意止」,對應的巴利經典同為 satipaṭṭhāna。《增壹阿含經》所有相當於「念處」的經文都譯為「意止」,從未出現「念處」的譯詞。單卷本《雜阿含經,14經》「有四意止。何等為四?在有比丘內身身觀止,...。」(CBETA, T02, no. 101, p. 496, c13-14)所以只是翻譯用語的不同,原典應是同一個字。由《中阿含 163經》可知此字不僅僅作「(四)念處」的意涵。「意止」為「念處」的古譯,最早的譯詞出自安世高所譯的《長阿含十報法經》「第二四法:增行四意止。…痛癢、意、法,亦如觀身法。」 (CBETA, T01, no. 13, p. 234, a19-21)

[3] 對應於巴利 S V 165 (SN 47.15)的此段引文,相當於《雜阿含621經》「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年少比丘當云何教授?云何為其說法?』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73, c14-17) 巴利 S V 299 (SN 52.6)的此段引文,相當於《雜阿含537經》與《雜阿含538經》,前者經文為「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舍利弗言:『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39, c22-23)。後者經文為「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40, a12-14)。

[4] S V 143, 相當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624經》「佛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5] A IV 457, 指《增支部尼柯耶 9.63經》,目前尚未有文章標誌此經的漢譯的對應經典。相近的漢文佛典有《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13〈4 分別業品〉:「破戒對治,謂依念處等故。此戒依止寂滅起,不依止善道生勝類起,為得涅槃所迴向故。」(CBETA, T29, no. 1559, p. 251, c12-14)提到依「念處」等可對治破戒。

[6] S III 51(SN 12.32) ,漢譯相當的經文如,《雜阿含1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1, a6-14)。S IV 142 (SN 35.155) 對應的經文為《雜阿含188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正觀察眼無常。如是觀者,是名正見。正觀故生厭,生厭故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耳、鼻、舌、身、意,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比丘,我說心正解脫。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49, b7-15) 《雜阿含188經》之後,《雜阿含189經》之前,還有「如無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說」(CBETA, T02, no. 99, p. 49, b16),意指實際上還有「正觀察眼苦、眼空、眼非我」等三經,未被《大正藏》編入《雜阿含經》(五十卷本)之經號。《雜阿含 1 經》「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 a14-15),此句雖在《雜阿含1經》「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1, a15)之前,可能也是與《雜阿含188經》相同的文例,而列在此句之後。《大正藏》雖未編入經號,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則編為第二經到第四經。

[7] (A III 450) 位於《增支部尼柯耶》〈六法集〉,目前尚未有人標誌出此經的漢譯對應經典。類似的經文為《雜阿含801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閙,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CBETA, T02, no. 99, p. 205, c24-p. 206, a6)。此經雖然是論有五法能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但是所列要項,大致符合。

[8] S V 144 (SN 47.4) 的漢譯對應經典為《雜阿含621經》,漢譯經文為「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乃至於法得遠離。」(CBETA, T02, no. 99, p. 173, c16-29)漢譯經文中,初學者的四念處修行,是「乃至知身、受、心、法」。住學地者四念處修行,是「寂靜於心」。阿羅漢的四念處修行,是「乃至於法得遠離」。巴利經文提到初學者是於「身、受、心、法」如實知(to know as they really are),住於學地的「有學」,是於身、受、心、法「完全」如實知(to fully understand as they really are),只有在阿羅漢的經文提到「離世貪憂」(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上述的英文部分為引自長老菩提比丘的英譯《相應部尼柯耶》1630~1631 頁。

[9] 有關 S III 168 (SN 22.123),類似的漢譯經文,可參考《雜阿含259經》「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CBETA, T02, no. 99, p. 65, c7-10) 有關 S I 48 (SN 2.1.6),對應的漢譯經文為《別譯雜阿含 310經》「曇摩汝當知,已盡於諸漏;住於最後身,諸有愛欲過;一切悉斷除,超渡生死海」(CBETA, T02, no. 100, p. 479, a11-13)。

[10] S III 168 (SN 22.123)對應的漢譯經文《雜阿含543經》「『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耶?』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現法樂住故。所以者何?我亦離諸有漏,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證者證,乃至現法安樂住。』」(CBETA, T02, no. 99, p. 141, a19-28)

[11] D II 223 (DN 19). 漢譯對應經典為《長阿含3經,典尊經》「諸賢,佛以此法自覺悟已,亦能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入於寂滅。譬如恒河水、炎摩水二水並流,入於大海。佛亦如是,善能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入于寂滅。」(CBETA, T01, no. 1, p. 30, c22-26)漢譯經文與巴利經文意涵並非完全相同。

[12] M I 56, (MN 10). 這句的英譯是出自對巴利文句的不同解讀。可以參考本書英文版 112 頁,註85。

[13] S V 326, (SN 54.11)。對應的漢譯經文,如《雜阿含807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CBETA, T02, no. 99, p. 207, a12-16)。S V 294-306. (SN 52.1-10) 對應的漢譯經文,如《雜阿含535經》「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39, a19-22) (《雜阿含536經》)《雜阿含537經》卷20:「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舍利弗言:『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39, c22-23)以及《雜阿含539-542經》。Sn 157, 此處指經集 157頌的第四句,對應的漢譯《雜阿含1329經》「日夜常思禪」(CBETA, T02, no. 99, p. 366, a24) M III 13 (MN 108),對應的漢譯經典為《中阿含 145經》「沙門瞿曇行伺、樂伺,稱歎一切伺。」(CBETA, T01, no. 26, p. 655, b23)

[14] M II 2, (MN 77). 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207經》「彼沙門瞿曇來,彼眾默然,常樂默然,稱說默然」(CBETA, T01, no. 26, p. 781, c12-13)《經集》822頌的漢譯為「他應該學習身遠離、心遠離、依遠離,這是佛、聲聞、獨覺的最殊勝法,即使修行遠離亦不可貢高我慢,因為這僅僅接近涅槃而未至涅槃。」對應的漢譯為《佛說義足經》「遠可獨自處,諦見為上行;有行莫自憍,無倚泥洹次」(CBETA, T04, no. 198, p. 179, b27-28) S I 154(SN 6.2.3),漢譯相當的經文為《別譯雜阿含104經》「處靜有敷具,應斷於結縛;若不能愛樂,還應住僧中」(CBETA, T02, no. 100, p. 411, a11-12) 《雜阿含1191經》「習近邊林坐,斷除諸煩惱;若不樂空閑,入眾自攝護」(CBETA, T02, no. 99, p. 322, c24-25)法,如《阿毘達磨

[15] D I 50 (DN 2),相關的漢譯為《長阿含27經》卷17:「王小復前進,告壽命言:『汝欺誑我,陷固於我,欲引我眾持與冤家。』如是再三。『所以者何,彼有大眾千二百五十人,寂然無聲,將有謀也』。」(CBETA, T01, no. 1, p. 107, c24-28)

[16] M I 457, (MN 67),對應漢譯為《增壹阿含45.2經》「尊者舍利弗、尊者目乾連於彼夏坐已,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漸漸來至釋翅村中。爾時行來比丘及住比丘,各各自相謂言、共相問訊,又且聲音高大。爾時世尊聞諸比丘音響高大。即告阿難曰:『今此園中是誰音響,聲大乃爾,如似破木石之聲。』阿難白佛言:『今舍利弗及目連將五百比丘來在此,行來比丘久住比丘共相問訊,故有此聲耳。』佛告阿難曰:『汝速遣舍利弗、目乾連比丘,不須住此。』(CBETA, T02, no. 125, p. 770, c14-26)A III 31 (AN 5.30),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1250經》「尊者那提伽白佛言:『世尊,此一奢能伽羅聚落諸剎利、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此林中,各作一釜食置園林內。各自唱言:我先供養世尊!我先供養善逝!以是故,於此林中多人高聲大聲唱說之聲,唯願世尊當受彼食。」(CBETA, T02, no. 99, p. 343, b17-22)經文雖說「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稱我,我不求稱」(CBETA, T02, no. 99, p. 343, b22-23),漢譯經文並未明確說明佛陀是否接受此供養。

[17] A V 133 (AN 10.72). 對應漢譯為《中阿含84經》(CBETA, T01, no. 26, p. 560, b24)敘述類似的情節。

[19] S V 325 (SN 4.11)。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807經》「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CBETA, T02, no. 99, p. 207, a9),提到的是兩個月。

[23] M I 23 (MN 4),對應的漢譯經典《增壹阿含31.1經》「所以然者,如來今日諸漏永除,恒樂閑居,不在人間。然我今日觀此義已,樂閑居之處,云何為二 ?又自遊閑居之處,兼度眾生,不可稱計。」(CBETA, T02, no. 125, p. 666, c22-25)

[25] 此處指的是《中阿含98經》「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CBETA, T01, no. 26, p. 582, b11-18)

[27] S V 179 (SN 47.33),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608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71, a16-20)

[29]《雜阿含1038經》卷37:「尊者阿那律告長者(摩那提那)言:『汝今自記阿那含果。』」(CBETA, T02, no. 99, p. 271, a24-25)

[31] S V 173 (SN 47.23),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629經》「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行者得不退轉,謂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5, b27-29)

[33] D II 100 (DN 16),對應的漢譯經典《長阿含2經》「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CBETA, T01, no. 1, p. 15, b6-12) S V 163 (SN 47.23) ,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639經》「『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CBETA, T02, no. 99, p. 177, b2-7)

[35] S V 169 (SN 47.19),對應的漢譯經典《雜阿含619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緣幢伎師,肩上竪幢。語弟子言:『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遊行嬉戲,多得財利。』時伎弟子語伎師言:『不如所言。但當各各自愛護,遊行嬉戲,多得財利。身得無為,安隱而下。』伎師答言:『如汝所言,各自愛護。』然其此義亦如我說,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3, b6-18)

[36] M I 45 (MN 8),對應的漢譯經典《中阿含91經》「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CBETA, T01, no. 26, p. 574, b2-8)有關四種修習:《七處三觀經》卷1:「佛告比丘:『人有四輩。有人自護身不護他人身,有人護他人身不自護身,有人亦不自護亦不護他人,有人亦自護亦護他人。是人不自護亦不護他人,是最下賤人;護他人不自護是勝上,若人自護不護他人是勝上,若自護亦護他是勝上。」(CBETA, T02, no. 150A, p. 877, a26-b2) 巴利《法句經》158 頌 (Dhp 158):「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敎他人;賢者使無過。」巴利《法句經》166 頌 (Dhp 166):「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37] 《經集》320 頌 (Sn 320),「如此,一個自己不了解法的人,一個不傾聽多聞者的解釋的人,一個自己仍然無知、尚未克服疑惑,這樣的人如何能讓別人了解法呢?

[38] 巴利《法句經》204 頌 (Dhp 204):「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涅槃最上樂。」巴利《法句經》166 頌 (Dhp 166):「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第五章譯註

P1140546
[2] 原著的英文 refrain ,指詩、歌曲、音樂的重複部分,稱為疊句、副歌或重奏,此處譯為「疊句」,指《念處經》每一修習的教導之後,都出現的修習指示。
[4] S V 294 (《相應尼柯耶52.1經》)。與此段經文相當的漢譯為《雜阿含536經》《雜阿含經》卷19:「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言:「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39, b27-c5)
[16] M I 318, (MN 47),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86經》:「世尊告曰:『緣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當以二事求解如來,一者眼知色,二者耳聞聲。若有穢污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為有、為無耶?』」(CBETA, T01, no. 26, p. 731, b9-12)。
[32] M I 213 (MN 32),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84經》:「樂於燕坐,內行止」(CBETA, T01, no. 26, p. 727, b4)。
[33] M III 225 (MN 138),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69經》:「諸賢!云何比丘心出外灑散?諸賢!比丘眼見色,識食色相,識著色樂相,識縛色樂相,彼色相味結縛心出外灑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識食法相,識著法樂相,識縛法樂相,彼法相味結縛心出外灑散。諸賢!如是比丘心出外灑散。」(CBETA, T01, no. 26, p. 695, a10-16)
[34] S IV 139, (SN 35.150),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235經》「緣眼、色,生惡不善覺,貪、恚、癡俱,若彼比丘行此法者,是名有師,若於此邊住者,是名近住弟子。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57, a19-22)。
[35] M III 112 (MN 122),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91經》:「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阿難!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彼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者,是謂正知。阿難!比丘當以內外空成就遊,彼內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者,是謂正知。」(CBETA, T01, no. 26, p. 738, c25-p. 739, a7)。
[37] S III 171, (SN 22.126). 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256經》:「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CBETA, T02, no. 99, p. 64, c3-6)。「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64, c13-15)。
[42] S III 22 (SN 22.16),此處經文對應的漢譯為《雜阿含10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CBETA, T02, no. 99, p. 2, a13-15)。
[44] M I 508, (MN 75),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53經》:「如是眾生未離欲,為欲愛所食,為欲熱所熱而行於欲,如是欲轉增多,欲愛轉廣,然彼反以欲愛為樂。」(CBETA, T01, no. 26, p. 671, c9-11)。
[47] M I 62, (MN 10),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98經》:「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CBETA, T01, no. 26, p. 584, b21-24)。關於《中阿含98經》經文「疊句」未提到「觀無常」,《中阿含98經》疊句經文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3, c20-22)。《增壹阿含12.1經》在「受念處」有觀「集、滅與集滅」的經文:「彼習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習盡之法。」(CBETA, T02, no. 125, p. 568, c13-14)。「心念處」:「彼習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習盡之法。」(CBETA, T02, no. 125, p. 568, c13-14)。「法念處」:「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習盡之法,思惟法觀而自娛樂」(CBETA, T02, no. 125, p. 569, a11-12)。
[50] A IV 166, (AN 8.9),
[52] A III 185, (AN 5.161),註釋書指出此處只提到慈、悲、捨,而未提到喜,是因為瞋怒時很難修喜。
[56] M I 352, (MN 52),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217經》「復次,居士!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依此處,觀法如法,彼依此處,觀法如法,住彼得漏盡者,或有是處,若住彼,不得漏盡者,或因此法,欲法、愛法、樂法、靜法,愛樂歡喜,斷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終不還此。」(CBETA, T01, no. 26, p. 802, b13-23)。
[61] S II 19, (SN 5.161),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302經》「阿支羅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苦自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他作耶?』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迦葉復問:『苦自他作耶?』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此亦無記。』迦葉復問:『云何無因作者?瞿曇!所問苦自作耶?』答言:『無記。』『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CBETA, T02, no. 99, p. 86, a13-b3)
[64] S II 113, (SN 12.67),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288經》「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4-8)
[68] S II 96, (SN 12.62),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290經》:「『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清凉、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如是諸受緣觸集,觸生觸集,若彼彼觸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觸集滅故,彼彼受集亦滅、止、清涼、息、沒。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我說彼於苦得解脫。』」(CBETA, T02, no. 99, p. 82, a15-26)
[80] M I 55, (MN 10),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98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CBETA, T01, no. 26, p. 582, b9-11)。
[84] S II 124, (SN 12.70),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347經》「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CBETA, T02, no. 99, p. 97, b5-6)。「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CBETA, T02, no. 99, p. 97, b14-c4)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第六章譯註

2013-02-04 15.58.47
[1] 《中阿含98經》「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CBETA, T01, no. 26, p. 582, b19-c19)。次序為先覺知身體姿態、正知身體活動的修習之後,才是「安那般那念」的修習。
此處巴利經文為:D II 291 (《長部尼柯耶22經,大念處經》)。 M I 56 (《中部尼柯耶10經,念處經》)。M III 89 (《中部尼柯耶119經,身念經》)。
[3] M I 57(《中部尼柯耶10經,念處經》)此處相當的對應漢譯經文為《中阿含 98經》「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CBETA, T01, no. 26, p. 583, b5-6)
[5] 此處的經文為《中阿含98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2, c20-p. 583, a21)。
[6] 漢譯的對應的經文為《中阿含81經》「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離生喜樂…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比丘者,定生喜樂。…猶如山泉,極淨澄清。…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於外。…。比丘者,無喜生樂。…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此身體無處不覆。」(CBETA, T01, no. 26, p. 555, b18-c26)
[7] 此處所指的經文,關於「不善念」,為《中阿含98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2, b29-c12)關於「念光明想」與「善憶所念」,為《中阿含98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3, a21-b4)。
[8] 此處所指的經文為《增壹阿含12.1經》:「云何比丘內觀身而自娛樂?於是,比丘觀此身隨其性行,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此身中皆悉不淨,無有可貪。復觀此身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胃、心、肝、脾、腎之屬…復次,比丘,還觀此身有地種耶?水、火、風種耶?…復次,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不淨…復次,比丘,觀死屍…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青、瘀想,無可貪者,或與灰土同色不可分別。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此身無常,為分散法。如是,比丘內自觀身,外觀身,內外觀身,解無所有。」(CBETA, T02, no. 125, p. 568, a16-b27)。
[10] 《增壹阿含3.9經》解說念身,卻只舉觀三十一身分為例:「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身。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如是,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CBETA, T02, no. 125, p. 556, b28-c9)
[12] 相當於此處比丘厭身而自殺的經文為《雜阿含809經》「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CBETA, T02, no. 99, p. 207, b24-26)
[13] 對應的漢譯經文,如《雜阿含295經》卷12:「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CBETA, T02, no. 99, p. 84, a24-25)。
[14] 對應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623經》「佛告比丘: 『若有世間美色,世間美色者,在於一處,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復有大眾雲集一處,若有士夫不愚不癡,樂樂背苦,貪生畏死,有人語言:『士夫,汝當持滿油鉢,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使一能殺人者,拔刀隨汝,若失一渧油者,輒當斬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鉢士夫能不念油鉢,不念殺人者,觀彼伎女及大眾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渧,彼拔刀者當截我頭。』唯一其心,繫念油鉢,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徐步而過,不敢顧眄。』」(CBETA, T02, no. 99, p. 174, b21-c4)
[15] 相關的漢譯為《雜阿含1171經》「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CBETA, T02, no. 99, p. 313, a15-24) 《增壹阿含38.8經》「猶如有六種之虫。性行各異。所行不同。若有人取繩纏縛之。取狗、野狐、獼猴、鱣魚、蚖蛇、飛鳥,皆悉縛之。共繫一處而放之。爾時。六種之虫各有性行。爾時,狗意中欲赴趣村中。野狐意中欲趣赴塜間。鱣魚意中欲趣水中。獼猴意中欲向山林之間。毒蛇意中欲入穴中。飛鳥意中欲飛在空。爾時。六種之虫各各有性行而不共同。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虫,繫著一處,而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之虫雖復動轉,亦不離故處。」(CBETA, T02, no. 125, p. 723, c17-27)
[17] 對應漢譯為《中阿含201經》「彼如是隨憎、不憎所受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樂彼覺求著受彼覺。彼樂彼覺求著受彼覺已,若樂覺者是為受。彼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生,如是此淳大苦陰生。比丘,非為具足愛所繫相續…?」(CBETA, T01, no. 26, p. 769, c5-10)
[18] 對應的漢譯經典《中阿含81經》為「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CBETA, T01, no. 26, p. 556, c13-24)。
[19] 對應的漢譯經典為《中阿含81經》「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比丘堪耐恐怖…比丘生三惡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惡念,心終不著。…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557, b8-c11)
[22] 同樣地,漢譯《中阿含經》除了有《中阿含98經,念處經》之外,也有《中阿含81經,念身經》作為《中部119經》的對應經典,但是沒有《中部118經,安那般那經》的對應經典。
[24] 對應的漢譯經典提到修「念身」即能得甘露,經文解說的只是觀三十一身分。《增壹阿含3.9經》「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身。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如是,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CBETA, T02, no. 125, p. 556, b28-c9)
[30] 漢譯對應經典為《雜阿含807經》「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CBETA, T02, no. 99, p. 207, a14-16)
[31] 漢譯對應經典為《雜阿含807經》「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CBETA, T02, no. 99, p. 207, b3-4)
[33] A V 111 (AN 10.60),此處經文為,阿難要去探視一位生病的比丘典,世尊要阿難告訴病比丘「十想」,或許能協助他痊癒。「安那般那念」想是此「十想」的第十項。
[34] S V 317-319 (SN 54.8)尚未識別出對應的漢譯經典,相當的經文為《雜阿含814經》「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CBETA, T02, no. 99, p. 209, b5-11)
[38] 對應的漢譯經典為《雜阿含803經》「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CBETA, T02, no. 99, p. 206, a22-b3)
[39] 與M II 118相當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213經》「拘薩羅王波斯匿至彼園觀,見諸樹下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燕坐。見已,憶念世尊。」(CBETA, T01, no. 26, p. 795, b21-24)。與M III 146相當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79經》《中阿含經》卷19〈2 長壽王品〉:「尊者阿那律陀告曰:『財主!當聽我為汝說大心解脫、無量心解脫。大心解脫者,若有沙門、梵志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依一樹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彼齊限是心解脫不過是。若不依一樹者,當依二、三樹,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彼齊限是心解脫不過是。若不依二、三樹者,當依一林,若不依一林者,當依二三林,若不依二三林者,當依一村,若不依一村者,當依二三村,若不依二三村者,當依一國,若不依一國者,當依二三國,若不依二三國者,當依此大地乃至大海。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彼齊限是心解脫不過是,是謂大心解脫。財主!云何無量心解脫?若有沙門、梵志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謂無量心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50, a8-29)作者無著比丘解釋「若有沙門、梵志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依一樹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彼齊限是心解脫不過是。若不依一樹者。當依二三樹。意解大心解脫遍滿成就遊。彼齊限是心解脫不過是」為 “Brahmin stays in a secluded forest area, or at the root of a tree in an empty quiet place. He dwells having accomplished pervading [the area] in dependence on a single tree. His liberation of the mind has these limits and does not go beyond them. If he does not [pervade the area] in dependence on a single tree, he will dwell having accomplished pervading [the area] in dependence on two or three trees. His liberation of the mind has these limits and does not go beyond them”. 「屎尿藥」或譯作「陳棄藥」,可參考《十誦律》解說「是中依陳棄藥。能盡壽受用不。若能當言能」(CBETA, T23, no. 1435, p. 157, a3-4),唐朝義淨法師亦有解說,可參考《南海寄歸內法傳》卷3:「梵云『晡堤木底鞞殺社』,『晡堤』是陳,『木底』是棄,『鞞殺社』譯之為藥(即是陳棄藥也)」(CBETA, T54, no. 2125, p. 225, a20-22)。
[45] 此處《中阿含》經文,意指《中阿含146經》「返念不向」(CBETA, T01, no. 26, p. 657, c17) 。
關於【事實上,在許多經文「繫念在前」為顯然不精於禪修的人的用詞,用來描述佛陀在禪修中(S I 170 一個婆羅門在尋找他的牛,S I 179 一個木工以及S I 180 一些婆羅門學生)。】此段描述,漢譯《雜阿含》與此描述不符,遵照原作者無著比丘的指示將相關漢譯列於此處:
《雜阿含585經》卷22:「爾時,世尊新剃鬚髮,於後夜時結加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CBETA, T02, no. 99, p. 155, c1-2)
It did not describe that it is from someone's perspective.
《雜阿含1089經》卷3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爾時,世尊夜起經行,至後夜時,洗足入房,正身端坐,繫念在前。」(CBETA, T02, no. 99, p. 285, b16-18)
《雜阿含1176經》卷43:「爾時,世尊知大目揵連說法竟,起正身坐,繫念在前,」(CBETA, T02, no. 99, p. 316, c13-14)
《雜阿含1184經》卷44:「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宿於孫陀利河側。爾時,世尊剃髮未久,於後夜時,結跏趺坐,正身思惟,繫念在前」(CBETA, T02, no. 99, p. 320, b21-24)

[47] 此處《中部尼柯耶》經文(M II 139),意指《中部91經》,對應的漢譯《中阿含161經》沒有提到「繫念在前」:「沙門瞿曇饒益世間故,入房宴坐」(CBETA, T01, no. 26, p. 687, b25)。
[48] 此處《中部尼柯耶》經文(M I 421),意指《中部62經》,對應的漢譯《增壹阿含17.1經》沒有《中部62經》顯示的現象,在觀五蘊時並未提到「繫念在前」:「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洹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CBETA, T02, no. 125, p. 581, c10-12)
後段修安那般那念時,才明確提到「繫心鼻頭」:《增壹阿含17.1經》「羅雲…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CBETA, T02, no. 125, p. 582, a24-27)。
[49] 此處《中部尼柯耶》經文(M II 207),意指《中部99經》,對應的漢譯《中阿含152經》為「世尊問曰:『摩納!於意云何?若有求梵天,要求梵天上故,便行貪伺相應心,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若有求梵天,要求梵天上故,便無結、無怨、無恚、無諍,無量極廣善修,心定意解,遍滿成就遊,令我作梵天及餘梵天。汝觀於彼,誰得作梵天及餘梵天耶?』」(CBETA, T01, no. 26, p. 669, c26-p. 670, a3)
[50] 第5-6行:Brahmavaṃso 1999: p.17, suggests not locating the breath anywhere physically. 無著比丘解釋此句 的意涵為:”just to be aware of the breath, without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physical touch sensation at a particular spot.” 只去覺察呼吸,而不去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某一特定點(在呼吸過程)的接觸感覺。
[54] 巴利文句的意思是,一個工人轉動類似現代砂輪的輪子,手上拿著金屬待修飾的工件去加工,如果接觸砂輪的時間長,磨掉、削掉的東西就比較多,如果接觸砂輪的時間短,磨掉、削掉的東西就比較少,或者只是簡單的光滑面的處理。念處修行者應該如同此比喻一樣,比喻中,轉輪工人接觸長知道是長,接觸短知道是短,隨著工作的進行,這種接觸刨削的動作就越來越細、越短。同樣地,念處修習者,入出息長知道是長,入出息短知道是短,隨著念處修習的進展,修習者身心安定下來,呼吸自然地就越來越細、越短,所需的呼吸量自然地變少。此處並未討論到同一時間內呼吸次數的多寡。
[56] 相當於此處的「訓練」,古譯為「學」。例如《雜阿含803經》「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CBETA, T02, no. 99, p. 206, a28-b1)。
[57] 對應的漢譯為《雜阿含807經》「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CBETA, T02, no. 99, p. 207, a17-21)。
[77] 此處巴利經文,相當的漢譯為《中阿含98經》「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CBETA, T01, no. 26, p. 582, b20-22)
[78] 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2, b29-c12)關於「念光明想」與「善憶所念」,為《中阿含98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
[113] 相關的經文,如《雜阿含1067經》卷38:「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染色,擣治光澤,執持好鉢,好作嬉戲調笑而行。」(CBETA, T02, no. 99, p. 277, a11-13) 《雜阿含275經》卷11:「彼善男子難陀勝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難陀觀察東方,一心正念,安住觀察;觀察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觀察。如是觀者,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CBETA, T02, no. 99, p. 73, b20-23)
[115] 相關的經文,如《雜阿含經》卷24:「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於自所行處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隨他處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處父母境界?謂四念處——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CBETA, T02, no. 99, p. 173, c6-10)
[117] 相關的經文,如《中阿含98經》:「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CBETA, T01, no. 26, p. 583, b5-10)《中阿含81經》:「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 (CBETA, T01, no. 26, p. 556, a12-16)
[125] 《增壹阿含12.1經》「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不淨。猶如彼人觀竹園,若觀葦叢。如是,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諸不淨。」(CBETA, T02, no. 125, p. 568, b1-3)










































第四章譯註

P1140769

[3] S V 144 位於 SN 47.4,對應經典為《雜阿含621經》「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CBETA, T02, no. 99, p. 173, c17-19) S V 157 位於 SN 47.10,對應經典為《雜阿含615經》「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躭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CBETA, T02, no. 99, p. 172, b13-18)。

[26] 漢譯對應經典有相當的敘述:《雜阿含1212經》《雜阿含經》卷45:「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羅漢,…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CBETA, T02, no. 99, p. 330, b17-26) 《別譯雜阿含228經》卷12:「此比丘眾中,九十比丘具於三明,有百八十得俱解脫,其餘之者,盡慧解脫」(CBETA, T02, no. 100, p. 457, c11-12) 《中阿含121經》「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CBETA, T01, no. 26, p. 610, b24-26)

第三章譯註

P1140514

[6] 此處意指的經文為《中阿含171經,分別大業經》:「『阿難!若有一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已,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者。若有沙門、梵志得天眼,成就天眼而見彼,見已,作是念:「無身惡行,亦無身惡行報,無口、意惡行,亦無口、意惡行報。所以者何?我見彼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已,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若更有如是比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善處天中。如是見者,則為正見,異是見者,則彼智趣邪。」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

 『阿難!若有一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已,身壞命終,生惡處地獄中者。若有沙門、梵志得天眼,成就天眼而見彼,見已,作是念:「無身妙行,亦無身妙行報,無口、意妙行,亦無口、意妙行報。所以者何?我見彼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已,身壞命終,生惡處地獄中。若更有如是比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惡處地獄中。如是見者,則為正見,異是見者,則彼智趣邪。」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

 『阿難!若有一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已,身壞命終,生惡處地獄中者。若有沙門、梵志得天眼,成就天眼而見彼,見已,作是念:「有身惡行,亦有身惡行報,有口、意惡行,亦有口、意惡行報。所以者何?我見彼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已,身壞命終,生惡處地獄中。若更有如是比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惡處地獄中。如是見者,則為正見,異是見者,則彼智趣邪。」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

 『阿難!若有一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已,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者。若有沙門、梵志得天眼,成就天眼而見彼,見已,作是念:「有身妙行,亦有身妙行報,有口、意妙行,亦有口、意妙行報。所以者何?我見彼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已,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若更有如是比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離、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善處天中。如是見者,則為正見,異是見者,則彼智趣邪。」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

 『阿難!於中若有一沙門、梵志得天眼,成就天眼,作如是說「無身惡行,亦無身惡行報,無口、意惡行,亦無口、意惡行報」者,我不聽彼。若作是說「我見彼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已,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我聽彼也。若作是說「若更有如是比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善處天中」者,我不聽彼。若作是說「如是見者,則為正見,異是見者,則彼智趣邪」者,我不聽彼。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者,我不聽彼。所以者何?阿難!如來知彼人異。』」(CBETA, T01, no. 26, p. 707, b5-p. 708, a5)

[7] 相當的漢譯經文《雜阿含351經》:「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CBETA, T02, no. 99, p. 98, c6-7)。

[8] D III 219, 此處是指巴利《長部33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9經,眾集經》。巴利經文為:(42)「三種智:有學、無學、既非有學也非無學。」(43)「另一組三種智:基於思、聞、修。」(44)「三種軍備:學、離繫、智。」此處引文指的是三法的43項:聞、思、修。相關的漢譯有《佛所行讚》卷5〈26 大般涅槃品〉:「是故當勤習,聞思修生慧。成就三種慧,雖盲慧眼通,」(CBETA, T04, no. 192, p. 49, b5-6)。

[12] 相當的漢譯經文為《增壹阿含4.7經》:「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任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CBETA, T02, no. 125, p. 558, a25-27)

[13]講說六隨念的漢譯經文如:《雜阿含554經》「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長者!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非時通達,緣自覺悟,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供養、恭敬、尊重之處,堪為世間無上福田。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毀不缺,不斷不壞,非盜取戒、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戒、不憎惡戒。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慶,捨除慳貪,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樂施、具足施、平等施。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戒,於此命終,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淨信、戒、施、聞、慧,生彼天中。長者!如是覺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45, b11-c2)

[14] 講說得宿命智的漢譯經文如:《中阿含80經》「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諸賢!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CBETA, T01, no. 26, p. 553, b21-c1)。

[19] 類似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65經》卷3:「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CBETA, T02, no. 99, p. 17, b10-12)。

[20] 相當的漢譯為《中阿含38經》:「於是郁伽長者飲酒大醉,捨諸婦女,至大林中,郁伽長者飲酒大醉,遙見世尊在林樹間,端正姝好,猶星中月,光耀暐曄,晃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諸根寂定,無有蔽礙,成就調御,息心靜默。彼見佛已,即時醉醒,郁伽長者醉既醒已,便往詣佛,稽首禮足,却坐一面。爾時,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滅、道,彼時郁伽長者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郁伽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於是,郁伽長者已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CBETA, T01, no. 26, p. 479, c16-p. 480, a7)。「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為證得入流果的標準陳述。

[21]相當於 S V 375(SN 55.24)的漢譯為《雜阿含936經》:「『然彼百手釋氏犯戒飲酒,而復世尊記彼得須陀洹,乃至究竟苦邊…』…佛告摩訶男:『…摩訶男!此堅固樹,於我所說能知義者,無有是處!若能知者,我則記說,況復百手釋氏而不記說得須陀洹?摩訶男!百手釋氏臨命終時,受持淨戒,捨離飲酒,然後命終,我記說彼得須陀洹,乃至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239, c26- p.240, b10)。

[23]此一簡短的教導,相當的漢譯為《雜阿含312經》:「『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而說偈言:『若汝非於彼,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CBETA, T02, no. 99, p. 90, a12-16)。

[24]與此類似的漢譯經文如:《雜阿含743經》「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善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CBETA, T02, no. 99, p. 197, b21-26) 《雜阿含916經》卷32:「心定已,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於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CBETA, T02, no. 99, p. 232, a24-29)。

[27] 「克服邪思、邪語、邪業和邪命,以建立它們的對立部份」,相當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777經》:「諸比丘!我於內法中,不見一法,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正思惟。諸比丘!正思惟者,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CBETA, T02, no. 99, p. 201, c18-27)。

[30]當然,有不少漢譯經文解說「正念」而未提到四念處,例如:《雜阿含784經》「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CBETA, T02, no. 99, p. 203, a15)。《雜阿含785經》「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CBETA, T02, no. 99, p. 203, c28-p. 204, a1) 《中阿含31經》「云何正念?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念、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正、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CBETA, T01, no. 26, p. 469, b19-24)。但是,也有依四念處解說正念的經文,例如:《雜阿含622經》「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CBETA, T02, no. 99, p. 174, a16-20)《中阿含189經》「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CBETA, T01, no. 26, p. 736, b14-16)。

[31] 漢譯經文提到「邪」念如:《雜阿含271經》「謂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CBETA, T02, no. 99, p. 71, c3-4)。《雜阿含481經》「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CBETA, T02, no. 99, p. 122, c2-3),《雜阿含749經》「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CBETA, T02, no. 99, p. 198, b17-18)。

[32] 對應的漢譯經文似乎遺漏了世尊的答偈,而只留下問偈:《雜阿含1319經》《雜阿含經》卷49:「(屈摩夜叉)而說偈言:『賢德有正念,賢德常正念,正念安隱眠,此世及他世。賢德有正念,賢德常正念,正念安隱眠,其心常寂止。賢德有正念,賢德常正念,正念安隱眠,捨降伏他軍。賢德有正念,賢德常正念,不殺不教殺,不伏不教伏。慈心於一切,心不懷怨結。』」(CBETA, T02, no. 99, p. 362, a17-25)。《別譯雜阿含318經》「爾時,如來入房坐已,崛默夜叉在一面立,而說偈言:『得正憶念樂,憶念正亦樂,志念常不忘,正念得安眠,正念得賢樂。不害不杖捶,不勝亦不負,於一切眾生,普皆生慈愍,離一切怨憎,斯乃為大樂,更無有過者。』」(CBETA, T02, no. 100, p. 480, b8-16)

[33] 對應的漢譯經文為《中阿含102經》「…猶如春後月,以種田故,放牧地,則不廣,牧牛兒放牛野澤,牛入他田,牧牛兒即執杖往遮。所以者何?牧牛兒知因此故,必當有罵、有打、有縛、有過失也。是故牧牛兒執杖往遮。我亦如是,生欲念,不受、斷、除、吐,生恚念、害念,不受、斷、除、吐。所以者何?我見因此故,必生無量惡不善之法。…猶如秋後月收一切穀訖,牧牛兒放牛野田時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所以者何?牧牛兒不見因此故當得罵詈,得打、得縛,有過失也,是故彼作是念:『我牛在群中。』我亦如是,生無欲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生無恚念、無害念已,復生念向法次法。所以者何?我不見因此生無量惡不善之法。」(CBETA, T01, no. 26, p. 589, a25-c5)

[35] 相當的漢譯為《中阿含198經》「彼捕象師在野林中見大野象,見已捉繫,著王象項。…剎利頂生王聞已告曰:『善調象師!汝今可速調此野象,伏令善調象,善調已,還來白我。』於是善調象師受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項,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善調象師先與飲食。…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者,善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申。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申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若彼野象從調象師隨受教者,善調象師則縛前兩脚、後脚、兩髀、兩脇、尾脊、頭額、耳、牙,及縛其鼻,使人捉鉤,騎其頭上,令眾多人持刀、楯、矟、鉾、戟、斧、鉞而在前立,善調象師手執鋒鉾,在野象前而作是語:『我今治汝,令不移動,治汝勿動搖。』…。若彼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CBETA, T01, no. 26, p. 757, c16-p. 758, a18)「居士子聞已,得信如來所說法。彼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爾時聖弟子出在露地,猶王野象,如是野象貪欲樂著者,謂在林中。…如是天及人貪欲樂著,謂在五欲,色、聲、香、味、觸。如來初始調御彼比丘:『汝當護身及命清淨,當護口、意及命清淨。』」(CBETA, T01, no. 26, p. 758, a24-b1)

[37] 相當的經文為《雜阿含98經》「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  是則善御者。」(CBETA, T02, no. 99, p. 27, a27-28)

[39] 《中阿含118經》「大龍信為手,二功德為牙,念項智慧頭,思惟分別法。」(CBETA, T01, no. 26, p. 608, c10-11)。在巴利與梵文 Naga 可作為「龍」或「象」解釋。

[40]提及「象王迴視」的漢譯經文為《大智度論》卷34〈1 序品〉:「如象王視者,若欲迴身觀時,舉身俱轉。」(CBETA, T25, no. 1509, p. 310, a11-12)

[43]與《小部尼柯耶》《經集》1035偈相當的漢譯為《瑜伽師地論》「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CBETA, T30, no. 1579, p. 386, b21-22)。

[54] 相當的漢譯經文譯為「父母境界」,可參考《雜阿含617經》卷24:「如是,比丘!如彼鷹鳥,愚癡自捨所親父母境界,遊於他處,致斯災患。汝等比丘亦應如是,於自境界所行之處,應善守持,離他境界,應當學。比丘!他處他境界者,謂五欲境界,眼見可意、愛、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可意、愛、念妙觸,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處他境界。比丘!自處父母境界者,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是故,比丘!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而自遊行,遠離他處他境界,應當學。」(CBETA, T02, no. 99, p. 173, a17-27)

[56] 與此譬喻相當的漢譯經文為:《增壹阿含38.8經》「猶如有六種之虫,性行各異,所行不同。若有人取繩纏縛之,取狗、野狐、獼猴、鱣魚、蚖蛇、飛鳥,皆悉縛之,共繫一處而放之。爾時,六種之虫各有性行。爾時,狗意中欲赴趣村中;野狐意中欲趣赴塜間;鱣魚意中欲趣水中;獼猴意中欲向山林之間;毒蛇意中欲入穴中;飛鳥意中欲飛在空。爾時,六種之虫各各有性行而不共同。「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虫,繫著一處,而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之虫雖復動轉,亦不離故處。此內六情亦復如是,各各有所主,其事不同,所觀別異,若好、若醜。爾時,比丘繫此六情而著一處。」(CBETA, T02, no. 125, p. 723, c17-29)。《雜阿含1171經》此柱子意指「身念處」而不是「念」:「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CBETA, T02, no. 99, p. 313, a15-b12)

[63] 相當的漢譯為《中阿含169經》:「佛言:『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於涅槃。(CBETA, T01, no. 26, p. 701, b28-c16)

[79] 相當的漢譯為《中阿含2經》:「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22, b21-22)。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本書宗旨

14_thumb

Jhāyatha, mā pamādattha,
mā pacchā vippaisārino ahuvattha!
禪修,甚勿放逸,.
免得日後懊悔!

無著比丘〈中文版序〉

2012-04-08 13.31.28

〈中文版作者序〉
本書是以巴利經典中重要的文獻為基礎,而研究念住的修習。獲知此研究的中譯本即將付梓問世,本人深感高興。本書最初的撰寫,是作為博士論文之用,因而有較強的學術風格。幸好本書的主題,是那麼地令一般讀者感到興趣和具有參考性,因此到目前為止,本書的英文版已經成為暢銷書之一。而且,也有其他語言的譯本,如荷蘭文、德文、匈牙利文、印尼文、義大利文、韓文和錫蘭文(部分)也陸續問世。這證明了念住禪修的重要。在此主題上,研究巴利經典中有關念住的修習,可以給現代世界提供大量初期佛教的關鍵面向。

我當年在編寫此博士論文時還不懂中文,因此,很遺憾的,本書的研究僅僅依據巴利文經典。所幸,我的友人蘇錦坤先生,已編列對照本書所提及巴利經典的漢譯《阿含經》,並且可以在網路上查詢得到(http://pathtorealization.blogspot.tw/)。我們希望藉此方式,將本書在研究上較少顧及到的漢譯阿含的部份,能有某種程度的平衡。

念住,一向是,直到現在還是,法的一個重要面向。念住,須要被實修,以達到念住所保證的成果─讓修習者逐步提昇,最後導向證悟內心的「完全的解脫」。對於那些想要親自踏上這漸次道,與協助他人同樣在修道上前進的修習者,祈願本書的中文版,成為鼓舞他們的來源與指導!

          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

Preface
                                     Bhikkhu Anālayo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know that my study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the Pali discourses is now coming out in a Chinese translation. Although my book was originally written as a PhD thesis and thus has a strong academic flavor, fortunately the topic is of such general interest and relevance that by now the English
original has become a bestseller and translations have been and are being made into Dutch, German, Hungarian, Indonesian, Italian, Korean and Sinhalese (partial). This testifie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in that a study of the Pali discourses on mindfulness practice has much to offer for unraveling key aspect of the early Buddhist teachings for the modern world.

When compiling the original Ph.D., I did not yet know Chinese, hence unfortunately my study is based only on the Pāli discourses. However, my friend Ken Su has compiled a listing of the Chinese Āgama parallels to the Pāli discourses I mention, which is on (http://pathtorealization.blogspot.tw/). We
hope that in this way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Chinese Āgamas in my present study can at least to some extent be balanced out.

Mindfulness has always been and still is a key aspect of the Dharma, which calls for being practiced in order to give the results it promises: a gradual ennobling of the practitioner that finally lead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otal inner freedom. Ma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y book become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a guide for those who wish to walk this path themselves and who endeavor to assist others in their practice.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漢英巴詞彙對照表

pict 12

不淨(隨)觀 asubh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unattractive)

般若 paññā (wisdom 智慧)

平靜 upekkhā (equanimity 捨)

明確地知道 sampajānāti (know clearly)

貪欲 abhijjhā (desire)

涅槃 nibbāna (realization)

sati (mindfulness, awareness) noun.

念和正知 satisampajañña (mindfulness and clear knowledge)

念住 satipaṭṭhāna (mindfulness)

觀智 ñāṇa (wisdom out of insight)

苦行 tapas (self-mortification)

苦(隨)觀 dukkh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dukkha)

看 passati (see)

壞滅(隨)觀 vay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to-be-decayed)

見 dassana (vision)

精勤的 ātāpī (diligent )

念的 sati (mindful) adj.

覺知 sati (mindfulness, awareness) noun.

現前 upaṭṭhāna (being present)

知道 pajānāti (know)

直接之道 ekāyano maggo (the direct path)

智慧 paññā (wisdom)

正念 sammā sati (right mindfulness)

正知的 sampajāna (clearly knowing)

捨 upekkhā (equanimity 平靜)

如實知見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to see as it really is)

隨觀 anupassati (contemplate)

隨觀 anupassī (contemplating)

憂惱 domanassa (discontent, grief, displeasure)

無常(隨)觀 anicc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impermanent)

無我(隨)觀 anatt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non-self)

往 ayana (going)

遠離貪欲和憂惱的 vineyya abhijjhādomanassa (free from desires and discontent)

======================

abhijjhā 貪欲 (desire)

anattānupassī 無我(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non-self)

aniccānupassī 無常(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impermanent)

anupassati 隨觀 (contemplate)

anupassī 隨觀 (contemplating)

asubhānupassī,不淨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unattractive)

ayana 往 (going)

ātāpī 精勤的 (diligent)

dassana 見 (vision)

dukkhānupassī 苦(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dukkha)

ekāyano maggo 直接之道 (the direct path)

maggo 道 (path)

ñāṇa 觀智 (wisdom out of insight)

nibbāna 涅槃 (realization)

pajānāti 知道 (know)

paññā 智慧 (wisdom)

passati 看 (see)

paṭinissaggānupassī 捨離(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something to let go)

sammā sati 正念 (right mindfulness)

sampajāna 正知的 (clearly knowing)

sampajānāti 明確地知道 (know clearly)

sati 念的 (mindful) adj.

sati 念,覺知 (mindfulness, awareness) noun.

satipaṭṭhāna 念住 (mindfulness)

satisampajañña 念和正知 (mindfulness and clear knowledge)

tapas 苦行 (self-mortification)

upaṭṭhāna 置放於附近 (placing near),現前 (being present)

upekkhā 捨 (equanimity 平靜)

vayānupassī 壞滅(隨)觀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to-be-decayed)

vineyya abhijjhādomanassa 遠離貪欲和憂惱的 (free from deaires and discontent)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如實知見 (to see as it really is)

========================

awareness 念,覺知 sati (mindfulness) noun.

being present 現前 upaṭṭhāna

clearly knowing 正知的 sampajāna

contemplate 隨觀 anupassati

contemplating 隨觀 a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dukkha 苦(隨)觀 dukkh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impermanent 無常(隨)觀 anicc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something to let go 捨離(隨)觀paṭinissagg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to-be-decayed 壞滅(隨)觀 vayānupassī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unattractive 不淨(隨)觀 asubhānupassī

desire 貪欲 abhijjhā

diligent 精勤的 ātāpī

direct path 直接之道 ekāyano maggo

discontent 憂惱 domanassa

equanimity 捨 upekkhā (平靜)

free from deaires and discontent 遠離貪欲和憂惱的 vineyya abhijjhādomanassa

going 往 ayana

know 知道 sampajānāti

know clearly 明確地知道 sampajānāti

mindful 念的 sati adj.

mindfulness 念住 satipaṭṭhāna

mindfulness 念,覺知 sati (awareness) noun.

mindfulness and clear knowledge念和正知 satisampajañña

path 道 maggo

realization 涅槃 nibbāna

right mindfulness 正念 sammā sati

see 看 passati

see as it really is 如實知見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self-mortification 苦行 tapas

vision 見 dassana

wisdom 智慧 paññā

wisdom out of insight 觀智 ñāṇa

巴利《念處經》經文翻譯之一(《中部10經》)

pict 3

我這樣聽聞。
曾有一時,世尊住在拘樓國拘樓人的一個城鎮。這城鎮名為劍磨瑟曇。在那裡,他稱喚眾比丘們說:「比丘們啊!」「尊者啊!」比丘們回應。
世尊宣說這〔部經〕:

直接之道

「比丘們啊!這是直接之道─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憂傷和悲歎的
超越;為了苦和不滿的滅除;為了正理的成就;為了涅槃的證悟─
就是,四念住。」

定義

「哪四種〔念住〕呢?比丘們啊!在此〔修法中〕,
於身,比丘安住於隨觀身,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諸受,他安住於隨觀諸受,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心,他安住於隨觀心,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於諸法,他安住於隨觀諸法,是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呼吸

「而且,比丘們啊!於身,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身?」
「在此〔修法中〕,〔比丘〕到森林;或到樹下;或到空屋,之後,他坐下。已盤腿後,他端正身體,並且使念安立在前,對吸氣保持覺知;對吐氣保持覺知。」
「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吐氣長時,他知道:『我吐氣長。』
吸氣短時,他知道:『我吸氣短』;吐氣短時,他知道:『我吐氣短。』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體驗全身』;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體驗全身。』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使身行安靜』;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使身行安靜。』」
「如同熟練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一個長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長轉』;或當他做一個短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短轉。』
同樣地,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姿勢

「再者,比丘們啊!
當走著時,他知道:『我正走著。』
當站著時,他知道:『我正站著。』
當坐著時,他知道:『我正坐著。』
當躺著時,他知道:『我正躺著。』
或者,無論他的身體擺成何種姿勢,他都相應地知道。」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動作

「再者,比丘們啊!
當向前行及返回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向前看及向旁看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彎曲及伸直他的肢體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穿袈裟、持外衣及持缽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吃、喝、咀嚼及嚐味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大便、小便時,他以正知而行。
當走著、站著、坐著、入睡、醒來、說話、沉默時,他以正知而行。」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身分

「再者,比丘們啊!他檢視這同一具身體,從腳底往上、從頭髮往下,都被皮膚所覆蓋,充滿著種種的不淨。〔他檢視〕如下:
『這身體內,有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橫隔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和尿液。』」
「就像一個兩端有開口的袋子,例如:山米、紅米、豆子、豌豆、小米和白米。
一個有好眼力的人如果打開袋子,而且檢視它。〔他檢視〕如下:『這是山米;這是紅米。這些是豆子;這些是豌豆。這是小米;這是白米。』
同樣地,他也檢視這同一具身體……(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而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諸界


「再者,比丘們啊!他檢視這同一具身體,不論身體如何被放置,如何被擺置,他都視為由諸界所組成。〔他檢視〕如下:『這身體內,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就像熟練的屠夫或他的學徒,在他宰殺了一頭牛之後,並且,他坐在十字路口,與那頭牛被剁成一塊塊的〔肉〕在一起。
同樣地,他也檢視這同一具身體……(接續如上文)。」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腐屍

「再者,比丘們啊!就像他會去觀看棄置在停屍處的屍體─已經死
去一日、二日或三日,膨脹、青灰色、流出液體;……遭烏鴉、老鷹、禿鷹、狗、豺或各種蛆蟲所食;……一具帶有血和肉、肌腱相連的骸骨;……殘留血跡、肌肉銷盡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毫無血跡和肌肉的骸骨,靠著筋腱相連;……到處散落著斷開的枯骨;……骨頭變白,像海螺殼的顏色;……過了一年多,枯骨堆積起來;……骨頭腐蝕且粉碎為塵土。
他將〔自己〕這同一具身體,與〔所見的死屍〕比較:這身體也具有同樣的特性,它將會像〔上述〕那樣,它是無法免除那樣的命運的。」

重誦


「以此方式,於身,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身;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
身;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身。
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身體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身體』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身。」

(在真正的經文中,腐壞中屍體的每一個別的階段之後,都接續一個「重誦」的完整版;這點為了方便起見,本書在此及圖1-1,都已省略。)

諸受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受,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諸受?」
「在此〔修法中〕,
當感覺到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樂受』;
當感覺到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苦受』;
當感覺到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樂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苦受。』
當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當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時,他知道:『我感覺到非世俗的不苦不樂受。』」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受,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受;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受;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受。
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受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受』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諸受。」

「再者,比丘們啊!於心,他如何安住於隨觀心?」
「在此〔修法中〕,
他知道:有貪的心是『貪的』;無貪的心是『無貪的』。
他知道:有瞋的心是『瞋的』;無瞋的心是『無瞋的』。他知道:有痴的心是『痴的』;無痴的心是『無痴的』。
他知道:蜷縮的心是『蜷縮的』;散亂的心是『散亂的』。
他知道:廣大的心是『廣大的』;狹小的心是『狹小的』。
他知道:可被超越的心是『可被超越的』;無可被超越的心是『無可被超越的』。
他知道:有定的心是『定的』;無定的心是『無定的』。
他知道:解脫的心是『已解脫的』;未解脫的心是『未解脫的』。」

重誦

「以此方式,於心,他於內安住於隨觀心;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心;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心。
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心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心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個心』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身,安住於隨觀心。」

諸蓋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於諸法,他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如果感官的慾望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感官的慾望』;如果感官的慾望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感官的慾望。』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感官慾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慾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感官慾望在未來生起。」
「如果瞋怒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瞋怒』;如果瞋怒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瞋怒。』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瞋怒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瞋怒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瞋怒在未來生起。」
「如果昏沉和嗜睡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昏沉和嗜睡』;如果昏沉和嗜睡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昏沉和嗜睡。』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昏沉和嗜睡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昏沉和嗜睡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昏沉和嗜睡在未來生起。」
「如果掉舉和憂悔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掉舉和憂悔』;如果掉舉和憂悔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掉舉和憂悔。』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掉舉和憂悔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掉舉和憂悔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掉舉和憂悔在未來生起。」
「如果疑惑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疑惑』;如果疑惑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疑惑。』
而且,他知道:未生起的疑惑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疑惑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疑惑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五蓋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蘊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他知道:
『色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受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想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諸行是這樣;它們的生起是這樣;它們的滅去是這樣。
識是這樣;它的生起是這樣;它的滅去是這樣。』」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五取蘊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入處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他知道:眼;他知道:諸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耳;他知道:諸聲;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鼻;他知道:諸香;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舌;他知道:諸味;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身;他知道:諸觸;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他知道:意;他知道:種種意的對象;而且,他知道:依這兩者而生起的繫縛。而且,他也知道:未生起的繫縛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繫縛如何斷除;以及如何防止已斷除的繫縛在未來生起。」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內、外六入處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覺支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
如果念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念覺支』;如果念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念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念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擇法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擇法覺支』;如果擇法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擇法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擇法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擇法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精進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精進覺支』;如果精進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精進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精進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精進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喜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喜覺支』;如果喜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喜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喜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喜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輕安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輕安覺支』;如果輕安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輕安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輕安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輕安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定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定覺支』;如果定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定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定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定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如果捨覺支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有捨覺支』;如果捨覺支未在他之內現前,他知道:『我之內無捨覺支。』
他知道:未生起的捨覺支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捨覺支如何經由發展而圓滿。」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七覺支安住於隨觀諸法。」

諸聖諦

「再者,比丘們啊!於諸法,他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並且,於諸法,他如何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在此〔修法中〕,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生起。』
他如實知道:『這是苦的息滅。』
他如實知道:『這是導致苦滅的道路。』」

重誦

「以此方式,於諸法,他於內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外安住於隨觀諸法;或他於內和於外兩者都安住於隨觀諸法。
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滅去的性質;或他安住於隨觀諸法中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
『有諸法』的念,在他心中確立,其程度適足以〔發展〕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並且,他安住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世間的任何事物。」

「這就是他如此地,於諸法,依四聖諦安住於隨觀諸法。」

預告


「比丘們啊!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年,他可期待兩種果位之一:或者,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
何況更不用說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
年……一年……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如果任何人,以這樣的方式發展這些四念住七天,他可期待兩種果位之一:或者,當下〔證得〕究竟智;或者,如果還有絲毫的執著,〔則得〕不還果。」

因此,所宣說的正是關於這一點:

直接之道

「比丘們啊!這是直接之道─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憂傷和悲歎的
超越;為了苦和不滿的滅除;為了正理的成就;為了涅槃的證悟─
就是,四念住。」
這是世尊所宣說的。
比丘們對於世尊所言,滿意且歡喜。

==================

關於《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 Sutta ﹞的翻譯,筆者大部分採用在 Ñāṇamoli (1995):pp. 145-55 所提供的翻譯。不過,有幾處經文,基於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理解,筆者冒然引入自己的翻譯。為了方便參考此經的特定段落,在每個段落前加入簡短的標題。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悟因院長〈推薦序〉

pict 11

〈中文版推薦序〉---釋悟因

                         (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是關於佛教實修法要的論著。作者無著比丘,出生於德國,34 歲在斯里蘭卡上座部出家,依止美國菩提長老(Bhikkhu Bodhi)受學。西元2000 年於斯里蘭卡裴拉甸尼亞(Peradeniya)大學獲得巴利與佛教研究博士學位。後來,無著比丘將博士論文改寫成(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以英文出版,此書的中文譯本由香光書
鄉出版社出版。

作者提及:「此探究的目的,比較不是為了證明和建立一個特別的見解」,「而是提供建議與反思,期望為修習念住開拓新的視野。」菩提長老也指出:「將經典視為一種涵蓋寬廣、面向多重的指導文獻來探究,而允許其他可能的詮釋和替代的修行路徑。」這是本書的特色!念住的實修在傳統與現代研究的激盪中,無論是峰迴路轉或是曲徑通幽,都值得令人期待。

本書的另一特色,在於它不只是學術論著,更是實修指導的淬鍊!無著比丘通梵、巴利、藏、德、英、法及中文等十一種語言,每年定期在斯里蘭卡主持密集禪修指導。巴利經藏中相關修習念住的經典是他指導禪修的依據。以禪修的教學體驗,佐以現代的學術研究來耙梳《念住經》,這是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學術研究者具有禪修的基礎,就不只是玄談;透過學術研究,禪修就不止是個人的神密體驗。

無著比丘與我及香光尼眾佛學院有數面之緣。2006 年9 月無
著比丘第一次來台灣,我邀請他對香光尼眾佛學院師生講授「漢巴的中阿含經比較」。有感於學院師生學法心切與持戒莊嚴,無著比丘認為南傳上座部、藏傳佛教於四眾中獨缺比丘尼眾,是佛教僧團不圓滿的議題。得知我曾為南傳、藏傳佛教的比丘尼傳承付出及努力,於是再三請教我這方面的經驗。這是第一次結緣。

第二次是2007 年。這一年7 月18-20 日,我出席德國漢堡大學亞非學院和佛教研究基金會合辦的第一屆國際會議─「佛教女眾在僧團的角色:比丘尼戒律與受戒傳承」。會議期間,菩提長老與無著比丘師徒均出席,代表上座部長老比丘對比丘尼未來的關心,讓人感動。

第三次是在2009 年9 月,無著比丘來台參加學術研討會,並為香光尼眾佛學院全體師生演講,題目是「比丘尼僧團的建立」。幾次接觸,發現無著比丘關心僧團發展,重視尼僧團的建立與實修誠屬難得。

此書依據《念住經》的經文,全面探討佛陀教法中「念住」的核心要義、修持原則,詳細闡明如何將個人身心作為發展「念住」的「道場」,可謂見解獨到。因此,此書值得翻譯、研讀,且可與大乘佛教的修持法門對照比較,相互闡揚。對新學、老參,這是一本深具參考價值的禪修指導書。是禪修者要詳讀的教科書!

            香光尼僧團方丈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釋悟因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經典譯名對照表

PICT0009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經典譯名對照表

《法句經》(Dhammapada)

《大念住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導論》(Nettippakaraa)

《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 Sutta)

《六處分別經》(Saḷāyatanavibhaga Sutta)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

《相應部》(Sayutta Nikāya)

《中部》(Majjhima Nikāya)

《長部》(Dīgha Nikāya)

《獅子吼大經》(Mahāsīhanāda Sutta)

《身至念經》(Kāyagatāsati Sutta)

《如是說經》(Itivuttaka)

《增支部》(Aguttara Nikāya)

《三明經》(Tevijja Sutta)

《安那般那念經》(Ānāpānasati Sutta)

========================

Aguttara Nikāya 《增支部》

Ānāpānasati Sutta 《安那般那念經》,《中部》

Dhammapada 《法句經》,《小部》

Dīgha Nikāya 《長部》

Itivuttaka 《如是說經》,《小部》

Kāyagatāsati Sutta 《身至念經》,《中部》

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大念住經》,《長部》

Mahāsīhanāda Sutta 《獅子吼大經》,《中部》

Majjhima Nikāya 《中部》

Nettippakaraṇa《導論》,《小部》

Saḷāyatanavibhaṅga Sutta 《六處分別經》,《中部》

Sayutta Nikāya 《相應部》

Satipaṭṭhāna Sutta 《念住經》,《中部》

Tevijja Sutta 《三明經》,《長部》

Visuddhimagga 《清淨道論》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前言

P1010236

前言

本書是結合筆者在斯里蘭卡裴拉甸尼亞(Peradeniya)大學的博士研究,以及身為禪修僧親身實修的成果。本書意圖在初期佛教經典和哲學的脈絡下,依據《念住經》所解釋的念住修習,詳細地探索念住的涵義與修習。

對任何殷切地想踏尋佛陀解脫道的人而言,念住及其正確的修習方法,當然是核心的議題。然而,要正確地瞭解並進行念住修習,就必須考量佛陀對於念住的最初教導。有鑑於此,筆者的探討,特別以四部《尼柯耶》的主要經典和第五《尼柯耶》中較早期的經典,作為最重要的文獻來源。

念住是攸關實修的課題。為了確保筆者的探討與實修有實際的關聯,筆者精選了當代禪修指導手冊和相關的出版品作為參考。這個選到的資料主要是基於能否取得,然而筆者還是希望已將絕大多數具有代表性的禪修老師包括在內。此外,筆者也倚重各類討論初期佛教的學術論文和專書,以闡明《念住經》所在的哲學架構和歷史脈絡,如此,《念住經》應當會被理解。這些著作提供理解《念住經》的某段經文或某些用語的背景資料。

為了維持本書行文的流暢與清晰易讀,筆者儘可能不在正文中置入直接的引文或間接的推論,而是使用大量的注腳,來提供重要的參考文獻及額外資訊的討論。一般的讀者可以在第一次閱讀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本文,到第二次閱讀時,才讀取注腳的資訊。

筆者儘可能按照經文段落的次序來解說。不過,在此同時,筆者的處理並不侷限於簡單的評論,而是容許有些微的離題以探索相關的論點,並提供背景資料以利於瞭解所討論的段落。

第一章探討關於「念住」(satipaṭṭhāna)的整體層面和術語。接下來的三章,和《念住經》的第二段,就是「定義」的段落,特別是探討「念」(sati)的涵義和「定」的角色。在第五章,討論整部經中在每一個禪修的修習之後,重複出現的一套通用教導---「重誦」。從第六章起,筆者開始檢視念住「直接之道」的實際修習---關於身、受、心、法的隨觀。在檢視這些個別的修習之後,接下來討論此經的最後段落和涅槃的涵義。在本書的結語,筆者試圖再突顯念住的一些關鍵層面,並評估其重要性。

總而言之,此一研討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證明和建立一個特定的見解,不如說是提供建議和省思。筆者期望這些建議和省思能為念住修習開拓新的視野,也期望能鼓舞讀者實際進行念住的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