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譯序〉
傳承與新解:修持念住的理論與實踐
《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 Sutta),被公認是佛教禪修的根本經典,在南傳佛教界被廣為流傳。這可能是因為在此經中,佛陀明確指出「念住是通往涅槃的直接之道 」,並完整解說修習四念住的次第。然而,要明白《念住經 》所蘊含的禪修精髓,需要透過實際的修習經驗。近代念住實修的闡揚者,是二十世紀初緬甸的明貢禪師(Mingun Sayadaw,1868–1955)。明貢禪師根據《念住經 》內容及注解,徹底地修習,透過親身經驗發展出修習念住的細節和方法,善巧地教導他人,開啟念住禪在緬甸盛行的先鋒。之後,隨著西方人士追求東方文化的熱潮,念住禪因而被推廣到歐美各國,於是學習念住蔚然成風。
近三十年來,佛教的念住禪,被西方知識份子運用在醫療、教育、諮商等實用層面,進而發展出與身心健康有關的正念應用學。將正念應用在當代生活,以提昇個人的生活品質,確實值得鼓勵。但是,在倡導念住的應用與普及化之下,卻隱含著去脈絡化的事實。「佛陀對念住教導的原貌是什麼?」「念住修習的目的、要點、效果為何?」此外,「佛教的禪修傳統,又是如何解釋念住的修習?」對想瞭解念住的人而言,有一本全面且深入地探討佛陀教導念住的著作,就顯得更為重要。
本書作者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以其博士學位論文為藍本,進一步有系統地論述念住修習,而完成 Satipaṭṭhāna: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一書。本書的英文原著自出版以來佳評不斷,被列為暢銷書,也被評為當代探討念住的重要著作。
筆者將以中文第一讀者的立場,介紹本書的特色與讀者分享;同時,也以譯者的身份,說明此書在翻譯上的考量。
本書的特色,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有次第地解析《念住經 》中的修習體系
《念住經 》的經文蘊含著禪修歷程的幽微涵義,在解讀時需要透過實際的修持經驗,辨識其中字詞的意義,並且必須熟悉修習的進程,以清楚說明經文段落的理則。作者將全部的經文內容區分為四個層面:「定義 」、「四念住的十三個隨觀 」、「重誦 」及「預告 」。依這四個層面將經文架構成一個修習的進程:從觀呼吸入手,經由持續修習後進入進階的「重誦 」,再依身、受、心、法循序漸進,直到極致的「預告(證果 )」。於是,整本經典的內容就成為發展「念 」(sati)的系統,並且證明了「念住 」是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至於如何進入進階的念住修習,第五章「重誦 」有精闢的見解,作者指出:關鍵在於修習者能夠觀察現象的生起和滅去的性質。但是,這看似依序發展的修習次第,在實際修習上並非如此。在第十五章作者強調:十三個隨觀的修法,隨著修習者定力已增強,則可以隨時運用在每個當下的身心現象( 如 圖15-2)。因此,作者巧妙地將念住的理論與實修緊密地相連結。
二、從佛教的歷史及哲學脈絡,建構修習念住的原則。
作者將經文「定義 」中的「精勤的、正知的、具念的、遠離世間的貪欲和憂惱的 」,視為修習的原則。因此,一方面,作者從第二至第四章用了三章的篇幅,旁徵博引巴利經文以詳盡解釋這些原則。另一方面,作者將這些念住的修習原則,放在佛世的歷史脈絡下來檢視,與佛世其他的修行傳統作比較,藉此重建初期佛教時期,佛陀及其弟子們中道而平衡的修習樣貌。這彰顯了初期佛教修習念住的核心要點,及修習者所需具備的平衡、不執取的態度。
三、全書將討論念住的主旨,都匯歸到證悟無常、無我。
第六章到第十三章的內容,含括了十三個隨觀的方法。作者深入地探討修習每個隨觀的要點;以及這不同的隨觀,如何能從個別的修習進入實際地觀察這個身心的現象,明瞭這些現象是不斷在變化、生起和滅去。不論從哪一個隨觀入手,都徹底照見個人身心的真實相貌,事實上是無常、苦、無我。這樣的照見,能引導修習者對抗個人長期習氣的慣性反應─認為個人的身心具有實體,以及由於這樣的「我執 」而產生的繫縛。因此,每一個隨觀都能通往解脫!
本書的精彩處,在於作者結合自身的禪修經驗及豐富的佛教學養,例如:對於「受 」與煩惱的關聯,具有精闢讀到的見解。其次,作者從隨觀修習的角度探討佛教的根本教義,例如:如何隨觀五蘊以致體驗無我;六入處與認知過程、隨眠的關係。此外,作者廣泛收集相關的二手文獻,並且將禪修傳統的各家見解如實呈現或加以討論,這對學術研究者將會有所啟發。基於上述這樣的論述過程,許多耳熟能詳的佛法概念,如:五蓋、五蘊、無我、緣起等,在此書中都能找到值得參考的見解和新意。但是,由於作者對後期的注釋和阿毗達磨保持保留的立場,也留下一些未來可再釐清和探討的課題。
將這樣一部深度論述禪修的著作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對翻譯者而言是一種挑戰。此書的內容涵蓋層面甚廣,作者在正文以相當精練的方式論述;而相關的論證或解說,則以大量的注腳來支持己論。為了忠於原著,又要讓華語讀者能夠讀得下去,本書在翻譯的原則、譯詞的選用上,以現代一般讀者能夠瞭解為原則。在語法上,基於作者論述邏輯相當嚴謹,譯者儘量以原著的語法來表達,以呈現原論述的理路。在選用佛教專有詞彙方面,譯者多半參照巴利文的字意,斟酌英文現代語意,有時加入漢譯的譯詞,以便讓初學或進階的讀者易於瞭解。例如:第三章的標題 sati,英文是 mindfulness,中譯是「念 」。但是,當英文是 mindful,對應巴利字是 satimā,依循漢譯則譯作「具念的 」。
中譯本能夠順利完成,感謝諸多因緣的成就:本書初譯各章由蘇錦坤( 第1、2、6、13、15章 )、釋自鼐(第3、9章 )、溫宗堃(第4、7、8章 )、方怡蓉(第5、10、11章 )、王瑞鄉(第12章 )、陳布燦(第14章 )共同完成。後續的譯文統整,由恆定法師、自鼐擔任。文編:陳麗舟、陳國瑩、王婷。翻譯建議:自拙法師、易之新、雷叔雲、姚麗香。校閱:見愷法師、見耑法師、黃銀滿、蔡淑英、胡曉真、鄭麗香、張崇怡等。協助出版:自衍法師、自正法師、見晉法師。更感謝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法師的指導及所有法師的支持,紫竹林精舍常住法師、志工的護持。最後感謝所有曾經協助的僧俗二眾,無法一一詳述,在此一併致謝!本書譯文尚有待改善之處,所有翻譯失誤,由編輯組承擔。歡迎對譯文提出指正,相關建議請寄到:
publisher@gaya.org.tw
以作為修訂參考。